茶      識      分      享

 

為何購買的茶會與上次購買的口感不一樣?

1.季節性的不同口味隨著不同。

2.泡茶器具與方式是否與上次方式一樣。

3.喝茶前所吃的食物也會影響口感。

 

為何茶枝會過長?

1.茶與枝都有它獨特的口感。

2.這是手採茶的特色,從他的外形很容易辨別。

3.一顆完整的茶菁必須俱備:茶芯、葉片、連結枝梗,才算是完整的手採茶,
完整的手採茶更能表現出多層次的香氣與甘味。

 

茶粉為何過多?

1.真空有壓力,難免會有碎掉之情形。

2.包茶過程中,最後幾包比較會有細末。

3.烘焙過程翻動茶粒,也會造成茶粉。

4.茶粒含水度低,也是原因之ㄧ,但含水度低的茶,比較不易變質。

 

手採茶單葉過多是否會加其他機採茶?

1.反覆烘焙的動作較多,掉葉機率較高。

2.如果葉子完整表示是手採茶,反枝葉子有斷層面才是機採茶。

 

何謂熟度?

熟度分為兩種:

『發酵』日光萎凋→室內萎凋→手工攪拌→機器攪拌→發酵→殺青

『烘焙』指茶乾後再烘焙。

 

茶葉儲存環境

庫房、冷氣房、恆溫保持24度C、勿放含水量高、長時間暴露空氣、高溫、異味...等之儲存空間。

 

為何高海拔的茶葉價為高?是否較貴?

1.不一定。主要要親自喝過,認為有其價值性;例如:有些茶標榜大禹嶺茶,但喝起來卻不好喝,就會覺得
毫無價值,所以每個人品茶價值觀不同。

2.因高海拔的茶葉有著季節、氣候得天獨厚的優勢,所培育出來的茶葉,不只是香氣,喉韻度佳,而且
產量少,成本也高,相對的價位才會跟著提高,才會較貴。

 

如何品鑑一壺好茶?

1.看外觀:在揉捻的過程葉粒是否結實,粒粒分明,每ㄧ粒大小是否均勻。

2.茶湯色:茶湯色具明亮、透徹、金黃或混濁黯淡。

3.聞香氣:先聞味道,然後判別茶葉的味道,香氣是否帶有臭菁、焦味、霉味...等的雜味。
還有聞香氣之強弱。

4.喝滋味:是否有回甘,韻味、濃郁、甘醇;是否有苦澀知現象。

5.看茶葉枝葉底:泡完茶,展開厚的葉子嫩度、厚度都可辨別茶的種類,茶區及海拔的高低,葉子的完整度
葉片較為厚實,茶葉等級較好。

 

茶具用法?

1.泡茶時茶具的選用會影響茶的香氣、滋味;所以泡茶時應該分別使用,同一款的茶用同樣的茶具,
才不會混雜著各種的氣味。

2.茶具的種類繁多材質也不ㄧ樣,生活中常見使用的茶具有:紫砂壺、朱泥壺、瓷器、玻璃...等。

紫砂、朱泥壺:密度較低能吸附的茶汁,蘊蓄茶味,傳熱緩慢,泡出來的茶香味醇合,用來泡烏龍茶、
鐵觀音,半發酵茶較能展現茶之特色。

瓷器:無吸附性,能反應茶湯汁色澤,傳熱佳、密度較高,與茶較不會發生化學反應,泡出的茶較能獲得
好的香味,適合輕發酵和重香氣的茶。

 

如何分辨越南茶與台灣茶?

1.機採茶絕對是台灣茶。

2.越南茶雖是手採茶,但他製作的外性捲曲度不足,含水量較高,喝起來不好喝,口感不佳。

3.選擇茶葉時,選用有產銷履歷驗證、SGS農藥殘留檢驗、通過ISO22000、HACCP國際驗證的茶,
才能知道茶的來源,買起來安全,喝起來安新、健康。

 

杉林溪最高海拔的茶區為何?

最高茶區是『草露仔』但茶農只有一兩位,此茶區地理為至於『龍鳳峽』反方向。對外說龍鳳峽是杉林溪
最高海拔茶區,行家才知道『草露仔』

就高度而言草露仔為最高,不通風,地理位置不好,只有高度高,較軟水。而龍鳳峽為次高,通風,地理
位置好,口感佳,眾所皆知。

 

是否會調茶與參茶?

真正內行品茶員,有所謂調茶和參茶,以保持茶的口感與永續一致化,但ㄧ些不肖業者常用使用來路不明的茶品以參茶方式降低成本,導致茶的品質下滑。

 

手採茶與機採茶的茶葉形狀如何辨別?

機採:因機剪故斷層面大,電腦挑枝,所以無枝,球型大小相同,葉面較多破損。

手採:因揉捻故斷層面小,手工摘枝,所以有枝,球型大小相同,葉面較完整。

 

為何茶樣會與四兩裝味道不同?

茶量越多,味道較為順口,反之茶量越小會影響茶的口感。

 

隨著沖泡數增加味道是否會不一樣?

就以泡茶方式而言,每沖完一泡,壺蓋是否打開。

 

老茶是否硬著焙火出來的?

如果硬著焙火的老茶,就不會有甘甜、老茶酸

 

茶葉都有標記保存期限,那老茶為何可以存放10年以上之久?

配合法規所標註,茶葉愈陳愈香。茶葉無保存期限,但有保存方式,如陰涼處、含水量低、包裝需緊密......等。

 

為何冬片茶葉片不美觀?

冬片茶在冬季寒風中生長、日夜溫差大、濕度低,因此生長緩慢,茶葉的口感也很特別,與一般的高山茶有所不同。 

 

比賽茶是否都是純正台灣茶?

本公司所賣之比賽茶"肯定"是台灣茶,如使用進口茶參賽,依評審品茶資歷,
一喝方可得知是否是進口茶,便被淘汰。

 

何謂午時茶?

顧名思義就是午間所採收的茶,時間範圍從上午10點至下午14點之間。因早晨有露水,如這時段摘取的話,會影響

茶葉的品質以及口感,下午14點過後所摘取的茶因溼氣過重亦會影響口感。

 

陽光是否影響會影響茶葉口感?

有陽光照射的茶樹會變得美觀,山勢也會取決茶之好壞。

 

球形與直條形茶葉沖泡時是否都選用一樣的水溫?

球形:使用水溫為100 ℃。

直條形:85 ℃。

 

為何茶葉有苦澀味?

只要是茶葉都帶有苦澀味。

 

茶放冷時口感是否會變差?

主要是"茶品" 發酵度高口感更佳反之焙火茶放涼會有苦澀味。

 

新手入門茶品是?

建議選擇低價位之茶品,並以輕香型開始品嘗。到達一定的等級後,再嘗試焙火的茶品。

 

腸胃不好該如何選茶?

建議喝焙火型的茶。

 

喝茶會影響睡眠品質,往後不大敢品茶

可照常飲茶,但睡前可喝牛奶或是吃牛奶糖方可。

 

使用山泉水泡茶口感是否更佳?

山泉水含礦量高,口感較甘甜。但風險度高,因源頭之水源乾淨與否,下游無法得知,建議已安全使用水為佳。

 

放置甕裡的茶是否可用清香型之茶葉

放置甕裡的茶業主要以重焙火或是種發酵的茶,如放製輕香型茶葉會導致發酵加快矢口感變差,便會有澀味、舊味。

行家所放置清香型茶葉至甕裡,取出時會再焙火。

 

何為醒茶

用熱水機發茶葉的方法,另一方法是甩壺。

 

茶葉沖泡時間

因個人口感,無一定的標準程序。但有建議之方法:

  1. 第一泡前需溫潤泡
  2. 第一泡沖泡時間為50秒~1分鐘
  3. 第二泡沖泡時間40秒~50秒
  4. 第三泡沖泡時間40秒~50秒
  5. 第四泡沖泡時間50秒~1分鐘
  6. 第五泡視當時口感,在增加沖泡時間

 

開水燒開後,水是否可冷卻後再繼續燒?

盡量以燒開一次,再用細火慢慢加熱。

 

綠茶、紅茶、半發酵茶,是屬於何種茶種?

均屬烏龍茶種,只是製作方法不同。

 

為何本公司的茶葉較於其他公司昂貴?

本公司有多項驗證、履歷....等。品質肯定比他家優。

 

茶葉採收後需要多久時間才可成為產品?

早上採收→日光萎凋→室內萎凋(需半天)→殺菁→揉捻(整型)→茶乾→撿枝→甲機→再乾→焙火→成品 需兩天時間。

 

購買老茶欲存放,是否每年烘焙?

未購買前已將焙火度調到最佳的狀態。存放點必須要乾燥、通風、封口緊蓋。

 

生茶是否可放置甕裡存放?

不建議放生茶,以東方美人、貴妃烏龍、日月潭紅茶或重烘焙的茶為佳。

 

茶湯是否會變色?

會。尤其在夏季茶湯更容易變色,而造成變色的因素為:

  1. 杯蓋蓋過久。
  2. 溫度影響。

 

沖泡老茶,水溫是否會影響口感?

建議溫度別過高,過熱會壓過老茶的口感。

 

茶樣與產品口感不同

  1. 肯定是一樣的茶品
  2. 沖泡方式是否與泡茶樣的方式一樣
  3. 茶葉放置量是否與茶樣一樣
  4. 製作時間可能與茶樣不同
  5. 食物亦會影響口感
  6. 泡茶時段是否一樣
  7. 使用茶具是否一樣,建議使瓷器泡茶,因為較無毛細孔。
  8. 季節性是否一樣
  9. 做成茶乾後也會發酵

 

哪種時段泡茶的時機最佳?

早上:較為苦澀

中午:口感較佳

晚上:回甘度高

 

機採茶優點

採收速度快,成本大幅降低

採收過程中葉片較不完整,泡茶更能釋放茶香味。

較無茶枝,減少苦澀味。

 

何謂不知春茶?

產於竹山。因氣候如春。冬末春初生產,言而總之,並非當季所生產,生長於中低海拔,但品質於中高海拔。

 

茶葉開封後注意事項

開封後之茶葉,必須密封,須存放在陰涼、乾燥通風、氣味清新之處,盡快在短期間使用完。大約開封後14天內泡完,
可保存氣味之新鮮度與清香味。

 

春季、冬季採茶順序?

  1. 冬茶由高海拔採收至低海拔,採收時間為10月底至11月初,因這段時間中低拔溫度尚未轉冬。高海拔若採收太晚會導致芽心變老。
  2. 春茶由低海拔採收至高海拔:因溫度由低海拔開始回升。

 

包裝裡是否有混茶,上下兩層用不一樣的茶葉?

絕對是一樣的茶葉,絕不做沒信用的生意。

 

茶葉顆粒大小不一

皆屬正常現象,在炒菁與揉捻過程中所造成。在大自然生長下大小當然不一樣。茶球中有一心二葉、一心三葉。

 

傳統式茶壺第一次使用方法?

用茶葉煮過,此法可殺菌。

 

桂圓碳焙為何使用龍眼木做烘焙?

龍眼木較為香甜,其他材質帶有臘味以及酸味。

 

海拔高的茶球顏色不一

可能有混茶。但,本公司"絕無"混茶。茶非工業化產品,摘採石可ˋ能會採到一心三葉至一心四葉之茶芽,第一葉的心與
第三葉的葉炒菁後顏色不一,第一葉會呈現黑色,第三葉會呈現綠色。

 

為何茶屑過多?

此為心尾製過程中,難免會造成,但茶屑較為甘甜、香濃、回甘。只是外觀較不美觀。

 

一斤的茶甘需要幾斤的茶菁所製成?

五斤的茶菁做成一斤的茶乾;冬天時含水度高所需茶乾量稍少。

 

比賽茶及排序

每個比賽單位順序不一樣

茶商公會:特等獎→頭等獎 壹~拾→頭等獎→貳等獎(金牌獎)→參等獎(銀牌獎)→優良獎(入圍)。

凍頂合作社:特等獎→頭等獎 壹~拾→頭等獎→貳等獎→參等獎→二梅獎→參梅獎→優良獎。

 

比賽茶所用的撿枝方式與機採&手採的不同之處

比賽茶必須要電腦撿枝與手工撿枝,且茶球形狀大小需一致,茶球為一心二葉至一心三葉,如有第四葉,電腦會自動把第四葉
挑掉。因無枝所以茶的滋味較甘醇。

機採:大多於低海拔所用採茶方式之一,由電腦撿枝。茶葉的斷層面大、茶球大小相同,無枝,較無苦澀味。

手採:大多於中高海拔所用採茶方式之一,茶球大小不一,因有一心二葉、一心三葉,故大小會不一樣。有枝,較能感受
多層次的味蕾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松霖食品有限公司

南投市中興路337號

TEL:+886-49-2236-775

FAX:+886-49-2228-775

Copyright © 2015 Song Lin Food LTD. All rights reserved